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解析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原则及关键步骤 资产减值损失的实
企业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怎样操作?
在资产负债表日,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企业需按减记金额进行账务处理,具体操作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 * 方余额,记录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关键点在于,由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属于或有支出,不符合确定性规则,故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需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
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格,企业应将账面价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对于减记的金额,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核算,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应的账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当固定资产因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缘故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格时,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企业应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账务处理时,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格,企业应将资产的账面价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如下: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代表损失的增加, * 方代表损失的减少。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处理技巧及每月结转情况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除特别规定外的资产减值处理,关于资产减值损失是否每月都需要结转,账结法下,资产减值损失账户余额与其他损益科目一样,在月末需要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在账结法下,资产减值损失账户余额会在每月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中,与其它损益科目一样进行结转,而在表结法下,资产减值损失账户余额与其他损益类科目余额一样,每月末无需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等到年底时一次性进行结转。
会计分录:期末结转时,企业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即借记“本年利润”科目, * 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处理目的:将资产减值损失纳入企业的当期损益,影响企业的净利润,从而反映企业的诚实经营成果。
不得转回:一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该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确保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和可靠性,结转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期末,资产减值损失应转入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借:本年利润; *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1.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时,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记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2.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会计分录为:借记“本年利润”科目, * 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3.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4. 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等于资产账面价格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5. 资产减值损失简单领会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格所发生的损失,一旦确认后,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注意事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应基于合理的估计和判断,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及处理
正常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 记“固定资产清理”;非正常缘故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 记“固定资产清理”,若处置产生净收益,则做相反的营业外收入分录。
注意事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企业发生资产减值损失时的会计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同时 * 记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以及“ * 损失准备”等。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是: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缘故,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格,这种情况称为固定资产减值。
某公司2018年12月,某设备的账面价格为264,000元(300,000 – 36,000),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80,000元,因此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元(264,000 – 180,000),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元;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元。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技巧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代表损失的增加, * 方代表损失的减少,并且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几点: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当资产的账面价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该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计入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损失,指的是由于资产的账面价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无形资产、固定资产、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编制指南
1.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编写如下:计提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借记“本年利润”, * 记“资产减值损失”。
2.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减值的,应按应减记的金额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分录: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记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
3. 减值准备转回:若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相关资产的价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进行转回。
4.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是: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格是历史成本,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