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个驻外大使是副部级 大使 公使 哪几个驻外大使最厉害
文章目录[隐藏]
- 外交人员的级别
- 外交代表机构的级别
大使(9名中国副部级驻外大使)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大使馆、领事馆、大使、部长等外交术语。很多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会搞不清楚两者有什么区别。今天,我就为大家梳理一下。
中国有句古话,两个民族打起来,打不起来。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规定。可以说外交官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非常高的地位,是自己民族在另一个民族的象征。
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尼泊尔大使
同时,外交官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言行举止必须体现民族的尊严。当遇到重大冲突时,外交官们不得不随机应变,维护民族的利益和他们在各地的侨民的生活财产安全。
外交人员的级别
在现代国际社会的交往中,外交官的影响更加突出。他们不仅是两国领导人的使者,也是两国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交流的推动者。因此在外交队伍日益壮大的时候,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分类归类。
1815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奥地利、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通过了《外交人员等级条例》,将外交人员分为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公使、常驻公使、代办五个等级。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通过后,外交官降为三级。
一、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这是民族元首派往东道国的最高外交代表,代表民族元首和政府。他可以向东道国民族元首和政府发表意见,也可以全权与东道国达成协议,享有充分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二、特命全权公使,简称“公使”。使节也是民族元首派出的,地位仅次于大使,但其实质地位、职务和外交特权与豁免与大使享有的相同。
第三,代理。这一个临时职位,通常由外交部长任命,责任与大使相同。当民族元首正式任命大使时,代办的责任即告结束。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使领馆的外交官。对于这些人来说,每个民族的划分技巧和名称略有不同。
按照我国的分类技巧,从上到下可以分为:武官、参赞、一秘、二秘、三秘、随员。其中,辅导员往往分工明确,如文化参赞、教育参赞、业务参赞、经济参赞等。
外交代表机构的级别
开头来说是大使馆。这是最高质量别的外交代表机构,全面负责两国关系,责任涵盖所在国所有地区。如果一个使馆有大使和公使,大使一般担任馆长,公使担任副馆长;如果没有大使,部长就是馆长。
需要关注的是,在一个大使馆里,可能有多少部长。
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第二,公使馆。这是大使馆旁边的外交代表处,部长是馆长。二战结束后,公使馆很少。
第三,领事馆。与大使馆不同的是,领事馆主要负责所在国的某个区域,地点在首都之外,主要处理个人和商务事宜。领事馆的负责人一般被称为总领事,接受外交部和驻在国大使的双重领导。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非常密切,利益交织,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外交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个外交官都是军人。
没有外交官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也能过上安宁安定的生活。向他们致敬!